阳朔湾漂游线路(码头服务热线:15807836063)

码头简介

阳朔遇龙河景区阳朔湾漂游线路属于往返线路,上至览胜桥,下至山水大桥。阳朔湾位于遇龙河下游,距阳朔县城4,距G65包茂高速高田出口约7公里。阳朔湾漂游航线长度往返约为3公里。竹筏漂游沿途景点主要有:元宝山、龙角山(又名情侣山)、骆驼过江、小书童山、览胜桥、山水大桥、矮山村等。游玩景点主要有:航空运动营地等。

阳朔湾:位于阳朔县新城区中部,遇龙河下游,因遇龙河在此形成了一个东北向大湾而得名。这里青峰环四野、一水绕城流,移步成景、处处入画,是阳朔山水风光的典型代表之一。

元宝山:傲其形寓意吉祥富贵,为游客带来招财纳福的美好祝愿。

龙角山:又名“情侣山”。山分两峰,正面看似两龙角,侧面看又如一对情深似海的恋人并肩而立。山下村庄称龙岩门,因村后出水岩洞蜿蜒曲折、状若游龙而得名。

骆驼过江:三座山峰巧妙相连,形态逼真,宛如一头双峰骆驼,正缓缓穿越江水。

小书童山:其山体呈圆柱形,宛如一位专注的书童,立于江边,手捧书卷,静待收获,寓意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阳朔新城区:阳朔县新城区位于县城南部,距老县城中心约3公里,新区一期规划用地约10平方公里,定位为“国际级的休闲旅游度假城镇,山水甲天下的悠然之城、游学之城,具有桂北民族风情特色的文化小镇”,共分为行政区、旅游服务区、文体区、商贸服务区、商住区和安置区六个功能区,总投资约100亿元。新城区一期建设工程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层面推进的重大项目,主要包括市政道路、排水、排污、供水、电力、燃气、通信、水系景观、夜景照明等基础设施和行政办公、体育、文化、学校、医院、市场、对外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规划建设从2010年正式启动,至今已初具规模。阳朔县新城区建成后,城市人口规模预计将达到6万人,可解决约1万人就业,将进一步拓展阳朔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品位,充分发挥县城的凝聚、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推进全县城镇化统一协调发展,对加快阳朔县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阳朔旅游高质量发展先导区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览胜桥:位于阳朔新城区南面、思和大道中段,横跨遇龙河两岸,因所在之处风光秀美、视野开阔、适宜观光览胜而得名。钢混结构,桥及引道全长长340米,宽54米,8车道。2019年通车。

山水大桥:位于阳朔新城区中部、山水大道中段,横跨遇龙河两岸,因坐落处山光水色美轮美奂而得名。钢混结构,桥及引道全长200米,宽72米,10车道。2023年通车。

矮山村:阳朔县阳朔镇矮山村原为墟场,称矮山墟,在1952年前为阳朔全县的9个墟场之一。据史料记载,矮山墟最早成墟为明朝后期,是从与之相邻约4公里的阳朔县高田镇乐响村迁来的,原名都乐墟。该墟场迁至矮山后,曾一度沿用“都乐”墟名,而“都乐”之名则缘于乐响村后有阳朔东南第一高峰——都乐山。早在秦汉时期,矮山一带便有人家,现仍有许多古汉墓散落其间。据史料记载,矮山于明朝天顺年间(约公元1462年)建村,因村旁有一高约百米的小石山而得名。明朝嘉靖时期(约公元1548年),阳朔在县境内设水陆哨、堡20个,其中有一塘堡就设在这小石山旁,名高车堡,现尚存高车古石桥遗址。之所以堡名高车,是因为漓江支流遇龙河穿矮山境内而过,河边有许多人工扎制的高高的圆形水车从河中自动提水上岸灌溉农田,现仍有一与矮山村相邻的村庄当地人称之为八架车村(即今尖山根村)。设塘堡在矮山,也有拱卫县城之意。由于其历史悠久,现矮山各自然村仍有许多古文化遗存,古树、古路、古桥、古井,引人无尽遐想。矮山境内奇峰突起,河溪纵横,人家参差其间,宛若世外桃源,著名景点有雄鹰展翅、天马凌空、白虎长啸、灯照田园、高山双鉴等,身临其境,令人心旷神怡。深厚的文化底蕴、秀美的自然环境,使得矮山村历代不乏精英、富绅。现矮山村已是阳朔新城区的主要规划建设范围。

航空运动基地:附近有滑翔机、热气球等体验项目。

联系我们:0773-8883118,投诉电话:0773-8883299

Copyright ? 2023 遇龙河 版权所有 - 桂ICP备17009310号 技术支持:吉源科技